刘筱妤
春潮涌动湘水笑,波澜壮阔航运兴。
湘江,被称为湖南的母亲河,干流全长844公里,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。自古以来,湘江水运极为昌盛,是湖南的黄金水道,外通江海,是湖南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(资料图片)
在长沙主城区下游约20公里的望城区湘江蔡家洲河段,顺应时代发展,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应运而生,它跨越一江两岸,承载着长株潭供水、湘江航运、过江交通、水利发电、改善滨江景观和水质生态环境等使命,称为长沙经济通江达海的大枢纽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。
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是长沙新港船舶进出的必经之地,枢纽船闸为外贸集装箱、煤炭、钢铁、原油、矿产等重要物资运输船舶开辟“绿色通道”,是长沙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,也是新形势下经济起飞的天然“风口”。
古人常说,行百里者半九十。建好一座枢纽不易,要管理好枢纽,让她发挥最大的效益,更是长沙市湘江综合枢纽工程办公室(以下简称市枢纽办)承担的历史重任。自2012年10月10日试通航以来,长沙综合枢纽发挥航运运能大、占地少、耗能低等突出优势,累计开闸11万余次,累计过闸船舶超60万艘,总货运通过量超8亿吨,累计为湘江流域水运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超100亿元。“湖南经水运的对外贸易货物,60%以上通过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实现。”长沙市枢纽办负责人介绍。2022年,在湘江流域持续无有效降水,下游水位屡破历史极值的情况下,市枢纽办按照“保安全、畅运行、善管理、强效益”的总体要求,针对性开展“战枯保畅”专项行动,发布弧门调度指令508次,进行弧门操作792孔次,过闸船舶50701艘,过闸总货物量达4976万吨,有力确保了湘江长株潭段水位满足上游通航需要、城市供水需要、滨江环境用水和涉水项目施工需要,为省市“三高四新”和“强省会”战略落实落地提供了有效支撑保障。
《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指出:“支持长沙市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,优化拓展江海直达水运航线”。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城市,在长江经济带范围内,有良好的产业布局和后续发展基础,先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更是方兴未艾,是“长株潭”都市圈排头兵。因此,建设高质量“通江达海”的黄金水道成为长沙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。近年来,市枢纽办以此为契机,上下一心,以更加严明的纪律,更加务实的作风,更加扎实的工作,主动作为、锐意进取,突出三个聚焦扎实推进“清廉航道”建设,着力打造“清廉枢纽”,为赋能长沙高质量发展竭力贡献枢纽力量。
聚焦全面从严管党治党 树立清明政治导向
清廉守正润航道,干净担当扬新帆。市枢纽办党委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为最大的政治担当,坚持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大会部署推进、半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例会研判分析、常态化党委会议会商决策”的工作机制,拧紧责任“螺丝”。
市枢纽办党委把“清廉航道”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载体,成立清廉枢纽建设工作专班,形成党委牵头主抓、派驻纪检监察组指导、机关纪检监督推动、各处室配合落实、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的清廉枢纽建设体系。办党委多次听取纪检监察工作汇报、组织召开专题会议,深入学习领会省委、市委关于推进清廉建设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,全盘谋划推进“清廉航道”建设工作,全力绘制“清廉航道”建设任务图、施工图、实景图。2023年以来,共召开清廉建设相关会议5次,建立任务目标表4张,细化落实举措20余条。全办干部群众一起行动、共同参与、共建共享,形成清廉建设全域推进、全面共进的良好态势。
聚焦权利规范运行 完善清廉治理体系
“政者,正也”。
权力意味着责任。船闸运营伊始,一些制度的不规范、职能权属不统一、过闸管理不透明等问题,曾让湘江航运蒙上一层阴影,也让枢纽人一度被误解。市枢纽办从2019年接手船闸管理的职能后,从制度执行、决策部署、职责履行、权力行使等入手,把权力关进笼子里、晒在阳光下,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。
扎紧制度笼子。“木桶原理”告诉我们,一个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长度。针对船舶过闸可能滋生腐败和作风问题易发频发的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,市枢纽办先后建立了《招投标、政府采购工作操作指南》《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通航管理规定》《长沙枢纽公务船管理规定》等制度,完善了重大事项请示报告、干部管理、廉政档案等制度,把权利切实关进制度的笼子,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、管钱、管事,“点”上深化、“线”上延伸、“面”上拓展的权力规范运行新格局逐渐形成。
推行办事公开。
枢纽船闸如何彻底告别“人情”调度?透明、公开是最好的办法。
借助科技手段,长沙枢纽办率先实现了船闸智能化调度,启用过闸申报、安检、计划排挡、计划调度、违章处罚及统计分析调度全业务流程联网处理。通过业务流程联网处理,从申报到安检到过闸,长沙新港的集装箱船舶一天内可完成进出港。进出长沙综合枢纽的船舶通过效率高了、船闸通航压力缓解了,船舶过闸安全、高效、公平窗口的口碑也广泛流传开来。
坚持问需于民。
面对枯水期的挑战,船闸及时组织力量,紧急疏浚港池,清理碍航物体,创造通航水位条件,确保船舶顺利过闸。在疫情期间,面对疫情挑战,船闸优化通航调度,保障疫情防控物资、复工复产原材料和基本生活物资即来即走,有效保障了煤、油、粮食等重点民生物资的正常供应。
“真没有想到长沙枢纽船闸检修自己内部的事情,还事先询问对我们企业运输矿石原材料有没有影响,什么时间检修比较适合。”在清廉航道实地调研会上,湘潭钢铁集团副总经理刘吉文如此感慨。
枢纽管理牵一发而动全身。在工作决策前,听一听群众的意见是枢纽办工作的日常。上船问需、满意度调查、设立投诉专线、“青年文明号开放周”、民主生活会意见征集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,让枢纽办的作风建设、纪律建设与干事创业、为民服务融为一体。
聚焦培育廉洁文化 打造清正干部队伍
治人者必先自治,责人者必先自责,成人者必先自成。
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,市枢纽办着力提高正风肃纪反腐工作质量和水平,坚定不移走好新形势下的“赶考”之路,不断注入“清廉力量”。
监督,是最好的保护。近年来,市枢纽办从严把好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关,层层签订《党风廉政廉洁从政承诺书》。推行风险提示和教育提醒常态化,建立健全谈心谈话、定期家访等制度,及时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,针对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常“咬耳扯袖”,多“红脸出汗”,把清正廉洁融入血脉,成为一种自觉。
活动,是最好的载体。发扬枢纽办“创新、争先、担当、开放”精神,认真组织开展党员微宣讲,进社区服务、篮球赛、气排球赛、健步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,让党员凝心聚力,进一步彰显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,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
文化,是精神的赓续。整合网站、广播电视、报纸等资源,用好新媒体,打造廉洁文化宣传矩阵;建设作品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书法、绘画、摄影、微视频等艺术形式创作廉洁文化作品;充分发挥电子显示屏、宣传栏等作用,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廉洁文化场所和景观,推动形成择善而从、繁荣兴盛的廉洁文化氛围。
廉生威,威生勇,清风荡出一江活力、满河春景。如今,站在长沙综合枢纽高处眺望,以水为媒,货畅其流,一江碧水北流而上,向着“通江达海”的目标,破浪前行。枢纽各个作业区更是一片繁忙景象:维护人员正对船闸设备依次进行巡检巡查,另一边调度人员通过甚高频以及调度专用电话有序安排船舶过闸,运载着集装箱、铁矿石等物资的船队经过上下游引航道正源源不断通过船闸。千帆竞发,正迸发澎湃动力!
(作者单位:长沙市湘江综合枢纽工程办公室)
关键词: